主题教育专栏

上级精神

您当前的位置: 网站首页 > 主题教育专栏 > 上级精神
  • 新华社:以高度负责的精神把主题教育抓出高质量好效果 当前,第一批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告一段落,第二批主题教育正逐步展开。按照中央安排,第二批主题教育在省以下各级机关及其直属单位和其他基层党组织开展。各地区、各部门、各单位要领会好中央精神,落实好中央提出的目标要求和各项重点措施,抓好第一批、第二批主题教育的衔接联动,以高度负责的精神把高标准高质量要求贯穿始终,确保第二批主题教育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 要注重把准目标要求。第二批主题教育总的要求与第一批是一致的,要牢牢把握“学思想、强党性、重实践、建新功”总要求,把理论学习、调查研究、推动发展、检视整改、建章立制等贯通起来、一体推进。要把“学思想”作为首要任务贯穿始终,坚持教育实践两手抓、两促进,引导党员、干部持续在以学铸魂、以学增智、以学正风、以学促干上下功夫,避免知行“两张皮”现象。 要注重加强分类指导。和第一批相比,第二批主题教育层级下移,参加单位人员范围广、类型多、数量大。要准确把握这些特点,在突出抓好县处级以上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这个重点的同时,按照不同层级、不同领域、不同对象,因地制宜、科学合理作出安排,改进组织指导方式,找准各自开展第二批主题教育的着力点和发力点,增强针对性实效性。 要注重解决实际问题。主题教育的效果好不好,群众看得最清楚、最有发言权。第二批主题教育参加单位同群众的联系更直接,要聚焦群众急难愁盼,引导党员、干部强化宗旨意识、回应群众需求、推动解决问题。要抓住就业、教育、医疗、养老、住房等民生领域突出问题,提出解决措施。要善于“解剖麻雀”、举一反三,通过“解剖一个问题”推动“解决一类问题”。 要注重抓好衔接联动。主题教育从第一批转入第二批,是一场接力赛,必须防止前后割裂、批次脱节。在学习借鉴第一批主题教育有效做法和成功经验的同时,第二批主题教育单位要搞好同第一批主题教育相关工作的有效衔接,对“表现在基层、根子在上面”的难点问题,建立问题清单、责任清单、任务清单制度,上下联动做好同题共答。 要注重防止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第二批主题教育向基层延伸,越往基层越应防范“层层加码”倾向。要树立正确政绩观,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不务虚功、不图虚名,多在实效上用功、少在形式上费劲,不做表面文章、不搞随意翻新,把工作抓实、基础打实、步子迈实。在调查研究和检视整改方面,要避免贪大求全、防止避重就轻。要更加注重开门搞教育,虚心听取群众意见,用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检验主题教育效果。 思想引领行动,态度关系成效。要充分认识开展主题教育的重大意义,牢牢抓住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这个主题主线和根本任务,把开展第二批主题教育同落实当前改革发展稳定各项任务结合起来,同抓好本地区本部门本单位的中心工作结合起来,切实把主题教育成果转化为攻坚克难、干事创业的强大动力。(新华社)

    2023-09-20

  • 人民日报:在不断增进认同中学懂弄通做实 习近平总书记在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工作会议上指出:“学思想,就是要全面学习领会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全面系统掌握这一思想的基本观点、科学体系,把握好这一思想的世界观、方法论,坚持好、运用好贯穿其中的立场观点方法,不断增进对党的创新理论的政治认同、思想认同、理论认同、情感认同,真正把马克思主义看家本领学到手,自觉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导各项工作。”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必须不断增进对这一重要思想的政治认同、思想认同、理论认同、情感认同,将其更好转化为坚定理想、锤炼党性和指导实践、推动工作的强大力量。 增进政治认同。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政治问题,任何时候都是根本性的大问题。”政治认同是政治组织及其成员形成政治信仰、政治凝聚力和政治行动力的基础。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刻回答了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什么样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什么样的长期执政的马克思主义政党、怎样建设长期执政的马克思主义政党等重大时代课题,集中反映了党的政治立场、政治信仰、政治追求、政治品格等。政治上的坚定源于理论上的清醒。增进对党的创新理论的政治认同,必须在党的政治建设中坚持不懈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凝心铸魂,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不断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 增进思想认同。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这么大一个党,领导着这么大一个国家,肩负着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实现国家强盛、民族复兴这个艰巨任务,全党必须统一思想、统一意志、统一行动。”统一意志、统一行动的前提是统一思想,而统一思想的关键是广大党员干部要不断增进对党的创新理论的思想认同。思想认同是基于认识之上的精神升华,是理论武装头脑的结果,也是政治实践的先导。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二十一世纪马克思主义,是中华文化和中国精神的时代精华,是“两个结合”的光辉典范,其思想内涵博大精深。不断增进对这一重要思想的思想认同,就要在学习上走深走实,防止学习中的不系统不深入不彻底等问题,深刻领悟这一重要思想的精髓要义、思想魅力,更好在思想上正本清源、固本培元。 增进理论认同。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理论创新每前进一步,理论武装就要跟进一步。”加强理论武装的过程,也是推动党员干部不断增进对党的创新理论的理论认同的过程。科学理论基于对社会实践的考察、对社会发展趋势的把握、对社会发展规律的揭示。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理论指导实践的过程也是理论自身不断得到检验和发展的过程。理论认同集中体现为人们对理论的科学性、人民性、实践性、开放性的信服与遵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科学回答中国之问、世界之问、人民之问、时代之问,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彰显出强大真理力量和实践伟力。党员干部要结合新时代十年伟大变革在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中华民族发展史上的里程碑意义,不断增进对这一重要思想的理论认同。 增进情感认同。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党的理论是来自人民、为了人民、造福人民的理论”。理论的魅力源自对社会实践的解释力,理论的温度源自对人民群众的关注度。从“我将无我,不负人民”的深情告白到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来自人民、为了人民、造福人民,展现出深厚的人民情怀,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衷心拥护和高度认同。党员干部要深刻体悟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人民情怀和使命担当,不断增进对这一重要思想的情感认同,做到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作者:赵中源,广东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研究员)

    2023-09-07

  • 新华社评论员:科学、客观评估主题教育实效 “要对主题教育的实效进行科学、客观评估。”习近平总书记近日在四川考察时,对做好评估工作、确保主题教育取得实效提出明确要求、作出具体部署,为各级党组织善始善终、慎终如始开展好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提供了根本遵循。 第一批主题教育只剩下一个多月时间。通过科学、客观的评估检验主题教育成效,有利于进一步推动主题教育走深走实。评估主题教育成效,要突出一个“实”字,不能避实就虚,做表面文章,也不能“眉毛胡子一把抓”,搞大而化之,而应突出重点、聚焦问题,以实打实的检验确保评估科学、客观。检验理论学习成效,要看党的创新理论是否入心见行、党员干部是否做到善思善用;检验调查研究成效,要看是否摸清社情民意、是否解决实际问题;检验推动发展成效,要看高质量发展是否有新突破、人民生活品质是否有新提升;检验检视整改成效,要看问题症结是否找准、整改整治是否到位;检验干部队伍教育整顿成效,要看思想不纯和组织不纯现象是否纠正、政治隐患是否消除。这五个方面的检验标准紧紧围绕主题教育“学思想、强党性、重实践、建新功”的总要求,涵盖了主题教育重点任务,体现了认识与实践相结合、理论与实际相联系、改造主观世界与改造客观世界相统一,具有很强的政治性、针对性、指导性。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要以此为对照遵循,坚持实事求是、求真务实,突出问题导向,以科学、客观的评估为推动主题教育取得实效提供可靠依据。 “知屋漏者在宇下,知政失者在草野。”让群众满意是我们党做好一切工作的价值取向和根本标准,群众意见是一把最好的尺子。评估成效要用事实说话,开门抓评估,让群众评价,确保评估客观真实。坚持真开门、开大门,让群众参与,让群众监督,诚恳请群众评判,评估才能做到不虚不空不偏,推动主题教育不断往深里走、往实里走、往群众心里走。 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是党和人民事业的大敌,也是这次主题教育要重点检视整改的问题。评估主题教育成效,很重要的一个方面是看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是否得到有效解决。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之弊非一日之寒,破除起来也非一日之功,必须扭住不放、久久为功。要对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的东西来一次检视,分析根源,对症下药,切实改出实效。要开好领导班子专题民主生活会和基层党组织组织生活会,结合学查改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把自己摆进去、把职责摆进去、把工作摆进去,敢于动真碰硬,做到见人见事见思想,着力从思想根源上解决问题。 大道至简,实干为要。让我们进一步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精神上来,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和党中央要求部署,以高度政治责任感和扎实工作作风,确保主题教育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注入更加强劲动力。(新华社)

    2023-08-07

  • 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整改整治工作推进会召开 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整改整治工作推进会7月20日在京召开。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领导小组常务副组长李干杰出席会议并讲话,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央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领导小组副组长姜信治主持会议。 会议强调,各地区各部门各单位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主题教育系列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提高政治站位、强化政治担当,坚持边学习、边对照、边检视、边整改,把问题整改贯穿主题教育始终。要紧盯影响制约高质量发展的问题、人民群众急难愁盼的问题、防范化解重大风险中的问题、全面从严治党中的问题,坚持从实际出发,有的放矢开展整改整治。要发扬自我革命精神,勇于动真碰硬,抓实分类整改,深化专项整治,务求取得实效。要加强组织领导,健全工作机制,注重协同联动,确保整改整治工作有序开展。 中央主题教育领导小组及办公室有关负责同志,各中央指导组负责同志,各省区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党委主题教育领导小组办公室、巡回指导组负责同志,中央和国家机关各部门单位,中央管理的金融机构和部分企业、高校负责同志参加会议。(新华社)

    2023-07-24

  • 以学正风,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弘扬这三种作风   中国共产党人为的是大公,守的是大义,求的是大我。新征程上,全党同志都要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清清白白做人、干干净净做事,永葆清正廉洁的政治本色。  以学正风,就是要养成俭朴之风。  “清贫,洁白朴素的生活,正是我们革命者能够战胜许多困难的地方!”读过方志敏《清贫》这篇文章的人,都会被文中的这句名言所震撼。  在艰苦卓绝的革命岁月,正是因为有了千千万万个无私无畏的方志敏,我们党才赢得了人民的拥护和爱戴,获得了革命胜利的不竭动力。  现在,我们生活条件好了,但艰苦奋斗的精神一点都不能少,必须坚持以俭修身、以俭兴业,坚持厉行节约、勤俭办一切事情。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2020年8月,习近平总书记曾就制止餐饮浪费行为作出重要指示,强调“尽管我国粮食生产连年丰收,对粮食安全还是始终要有危机意识,今年全球新冠肺炎疫情所带来的影响更是给我们敲响了警钟。”  节约粮食,不仅仅是风尚和美德问题,更关乎人民生活幸福和国家长治久安。  “俭,德之共也;侈,恶之大也。”习近平总书记知之深、行之远。  党的十八大以来,坚决反对讲排场比阔气,坚决抵制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浪费可耻、节约光荣”蔚然成风、深入人心。  简化会场布置、严格执行会议伙食标准、精简纸质文件材料的印制和发放……如今,全国两会更加务实、高效、节俭。虽然会场里少了鲜花,但赢得了会场外广大人民群众的拍手称赞。  “党和政府带头过紧日子,目的是为老百姓过好日子,这是我们党的宗旨和性质所决定的。”2019年全国两会期间,习近平总书记的一席话切中肯綮、深邃有力。  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破由奢。广大党员干部必须牢记,不论我们国家发展到什么水平,不论人民生活改善到什么地步,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思想永远不能丢。  思想是本,作风是形。思想洗礼越深刻,作风建设越深入。以这次主题教育为契机,广大党员干部定能更加自觉地把好传统带进新征程,将好作风弘扬在新时代。

    2023-07-03

公司地址:合肥市高新区海棠路150号创新大厦17楼  联系电话:+8655162587766
版权所有©2010   备案号:皖ICP备10202915号-1   皖公网安备 34019202001262号